瞭望|为基层干部“撑腰鼓劲”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福建省邵武市纪检干部(左一左二)在拿口镇扁竹村向贫困户了解生产生活以及扶贫资金发放情况 张国俊 摄
◆ 制度的保证,可以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更加安心、安身、安业
◆ 为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福建省在工作中探索出台了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二十条措施,就如何打破“隐性台阶”、选人用人导向、提高乡镇干部经济待遇、支持干事创业、建立健全挂钩联系和走访慰问制度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 福建省的探索或可为我们提供思路与参考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孟昭丽 陈弘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一项重大举措。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在福建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队伍一直是组织工作的重点任务。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认为,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有利于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加强正向激励,进一步提升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为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福建省在工作中探索出台了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二十条措施。其中,就如何打破“隐性台阶”、选人用人导向、提高乡镇干部经济待遇、支持干事创业、建立健全挂钩联系和走访慰问制度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措施的出台让广大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更加安心、安身、安业。
打破“隐性台阶”
见到南平市武夷新区干部郑成福时,即将退休的他正在征迁一线带队入户做工作。2017年底,因其突出的基层工作表现,担任建阳区童游街道办事处主任科员的郑成福被任命为武夷新区管委会副调研员,主要负责协调新区范围内的项目安征迁工作。
人称“老黄牛”的郑成福,如今仍一天到晚扑在项目一线,接连完成了好几个急难险重的拆迁项目。但南平市原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原书记,现任省农业厅副厅长黄书荣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基层一些干部存在‘50岁现象’,过了50岁认为‘成长进步’的空间不大,就有‘少干事平安混退休’的想法。”
多位受访基层干部表示,基层干部长期在艰苦偏远地区工作,由于岗位处于基层且职数少,在干部成长中面临着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台阶”,不少能干事、能吃苦的优秀基层干部到退休时还只是一名普通科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南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志坚介绍说,为了让“有为”者“有位”,破除“隐性台阶”和“天花板”现象,南平市在干部任用上树立基层一线导向,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这两年南平市县级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的72名副处级干部中,有37名来自乡镇、园区等一线岗位。
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建章立制,注重从基层和一线选拔优秀干部。福建省委组织部在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具体措施中明确提出,乡镇干部经济待遇一般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10%~20%。
莆田市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优先提任,同时把干部职称职数往“老少边岛”等艰苦地区倾斜。莆田湄洲岛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湄洲新一届镇党委班子7人具有2年以上的村镇工作经历,去年新提拔的8名干部全都是基层干部。
“基层干部直接面对一线、面对群众开展工作,他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直接影响着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把机会更多地向基层干部倾斜,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成长的机会,可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干部队伍储备更多优秀基层人才。”莆田市委组织部部长卓晓銮说。
为了“精准识别”出优秀的基层干部,福州市探索“全覆盖”式的干部考察制度,组建了204支考察组,1250多人参与一线考察工作,实现对全市12万多名干部的“全覆盖”。
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深生说:“我们既考察诸如地铁建设、水系综合治理等‘急难险重’的一线项目,也蹲点调研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实现主动考察、深入一线考察,将集中与经常性考察干部、考人与考事相结合。这有利于党组织加强对干部的了解,精准识别优秀基层干部,体现出组织的鲜明用人导向。”
解除干部“后顾之忧”
为了给基层干部谋事创业营造更好的环境,避免干部出现“少干少错,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消极情绪,福建省还积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组织的温暖,让我不再缩手缩脚。”三明市一名县委常委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2年前,因对财政资金出借监督不力,他负领导责任,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然而,上级组织部门经过考察发现,这名干部在基层口碑好,在铁路建设征迁工程中敢抓敢管、成绩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受处分后,仍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工作,于是换届时继续将他保留在县委班子中,鼓励他放下“包袱”,继续干事创业。
三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炎标说:“三明市树立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特别是大胆使用因负领导责任、受过处分但已纠正、敢抓敢管、实绩突出的干部,以良好选人用人导向支持和鼓励干部勇于改革创新、主动担当作为,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三明市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让容错纠错机制有制度可循、有机制可依,明确了重点任务决策部署、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服务企业群众等9个方面的“免责清单”,同时开列了阻碍改革、为官不为等5种“负面清单”,明确了容错纠错机制的适用范围、使用流程。
“有组织撑腰鼓劲,既能够保护那些长期在基层默默奉献、大公无私的干部,又对基层干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形成了更强大的监督合力。我们县的干部大多认为‘没了包袱、少了顾虑’,工作起来的‘后顾之忧’少了,劲头更足了。”屏南县委书记吴允明说。
日前,福建某市科研院所负责人被实名举报集体私分科技成果奖,组织部门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一做法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该单位领导班子主观上出于公心,且经过集体决策,但存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综合这些情况,纪检部门作出不予追责的决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廉政谈话,并要求该单位规范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福建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有关负责人说,福州、南平、宁德等地也探索出了一套操作性强的容错纠错机制,通过组织部、纪委监委等部门的协作加强精准甄别,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的失误错误等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通过及时启动这一机制,多名有能力、无私心、敢担当的基层干部受到了组织的肯定,提振了干部精气神。
帮扶“常态化”
有的基层干部长期在一线从事高强度工作,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少难题。福建省各地“急基层干部所急”,针对“痛点”提供所需的“贴心服务”,让基层干部充分感受党和组织的温暖,增强认同感。
设立省级基层干部关心关爱专项资金。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贡献、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困难干部、党员,每年给予适当金额的关爱帮扶。
南平市实行关爱对象数据化管理,加大对生活困难党员、干部和老党员的帮扶力度。2017年9月以来,南平对全市8056名生活困难党员干部、群众和老党员全面开展慰问帮扶,共发放慰问金644.48万元,实现困难党员慰问帮扶全覆盖。
建瓯市小松镇渔村村民范地满得知组织将其列入长期帮扶对象,感动地说:“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关心,关心关爱资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泉州市惠安县因公牺牲干部家属、紫山镇石马村村民陈开芳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虽然爱人不幸离我而去,但是组织的关爱一直都在。镇里和村里的干部时不时来家里坐坐,关心小孩的读书、成长情况,前阵子还收到了一笔特殊慰问金。”
针对基层干部工作生活现状,提供“有温度”“更贴心”的帮扶。在莆田市涵江区,“人文关怀有温度”是组织部门对基层干部关心关怀的主抓点。涵江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区里投入500多万元建立了基层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针对基层干部在岗时间长、承担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等实际问题,吸纳了14名有心理专业背景的干部组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基层干部提供心理疏导和减压服务。
三明市明溪县委大院里的“干部活动中心”,健身房、茶艺室、书法室一应俱全。每晚前来参加文体活动的干部络绎不绝,活动室充满了欢声笑语。“明溪县是个山区县,不少干部是外地人,过去一到晚上只能回宿舍或呆在办公室里。我们就把一个旧礼堂改造成干部活动中心,让干部们闲暇时间可以在这里充分放松身心,用更好的状态工作。”明溪县委书记李腾说。
多措并举,让更多培训机会倾斜到基层,帮助基层干部脱离“本领恐慌”。有的基层干部反映,自己长期从事具体工作事务,参加培训、提升业务素养的机会比较少。近年来,南平市利用多形式的培训机制,开展精准培训,让重要岗位的干部及时“充电”,并以问题为导向,让“干的人有机会学,让学会的人有机会干”,从而破除干部“本领恐慌”之忧。顺昌县副县长叶厚德说,“去年,我参加了四个短期学习班,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园林设计、电子传媒等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县发展最迫切需要的知识。培训班提高了我们基层治理的专业能力。”
福建古田县委组织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基层干部“走出去”。古田县委组织部部长许峰说,去年选派在党建、扶贫攻坚等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基层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帮助他们学习理论,掌握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走出去”学习考察有利于提升一线干部应对基层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23期
延伸阅读
☞ 基层干部吐槽:上午才下通知下午就要反馈,上级层层甩责下面兜不住
☞ 中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 中组部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答记者问
☞ 回复“公务员”,获得瞭望相关报道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觉得不错,请点赞!